为了解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成效,传递对志愿者的关怀,7月10日上午,护理学院党总支书记席民带队前往扬子社区,看望慰问正在为社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提供爱心服务的师生志愿者团队。扬子街道党工委组织委员兼宣统委员姜伟、扬子街道妇联主席陈玉翠、扬子社区党委书记夏多红等领导全程陪同并参与交流。
在扬子社区活动中心,席民一行现场观摩了志愿者们精心设计的服务场景:健康科普课堂上,志愿者通过卡通模型和互动游戏,向孩子们讲解七步洗手法、防溺水安全知识;心理关怀角里,师生们运用绘画疗愈、情绪卡片等专业方法,耐心倾听孩子们的心声;课业辅导区中,志愿者一对一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学习难题,定制暑期成长计划……温馨的氛围和孩子们灿烂的笑容,成为炎炎夏日里最动人的风景。

“同学们的设计既专业又充满童趣,真正把关爱送到了孩子们心坎上。”扬子社区党委书记夏多红对志愿者们的服务给予高度评价。她介绍,扬子社区外来务工人员较多,暑期留守儿童看护问题突出,护理学院志愿者团队的到来,不仅缓解了社区压力,更以“健康+心理+教育”的立体化服务模式,为孩子们筑起了温暖的“避风港”。
随后,校地双方召开座谈会,就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展开深入探讨。扬子街道妇联主席陈玉翠表示,街道将持续整合资源,联合护理学院开展“急救小卫士”“心理健康月”等品牌活动,并探索建立留守儿童健康档案,实现精准帮扶。扬子街道党工委组织委员姜伟则强调,要充分发挥高校专业优势与基层治理经验,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长效化,共同为留守儿童营造安全、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
席民代表学院对扬子街道和社区的信任与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留守儿童是社会关注的焦点群体,护理学子应以此次实践为契机,一要厚植仁爱之心,用专业知识和满腔热情弥补孩子们的情感缺失;二要创新服务形式,结合儿童身心特点设计更具吸引力的活动;三要强化责任担当,将短期服务延伸为长期跟踪,助力他们树立自信、健康成长。
此次慰问活动不仅为志愿者们注入了动力,更深化了校地合作内涵。护理学院师生用专业与爱心,为留守儿童撑起了一片晴空,也书写了属于青春的奉献篇章。未来,这份温暖将继续传递,让更多“小树苗”在阳光下茁壮成长。(图/文:刘自强,初审:王艳,复审:李勋华,终审:席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