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养老服务从业人员专业能力,同时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捷健康服务,10月13日至31日,护理学院举办 “失智失能照护培训” 社区讲座活动。本次活动旨在通过系统培训,增强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照护技能,进而为失智失能人群提供更专业、更优质的养老服务,推动滁州市养老服务质量再上新台阶。
护理名师领衔,筑牢照护专业根基
活动邀请专业主讲老师授课,同时配备慢病咨询和照护咨询人员,为参训人员提供专业指导。授课团队结合10余年护理教学与临床指导经验,围绕失智失能人群“生理特点解析+心理需求关怀+照护伦理规范+应急场景处置” 四大核心模块,通过真实案例复盘、模拟场景演示、互动式答疑等形式,将抽象理论转化为可落地的照护技能,帮助参训人员快速掌握失智失能照护关键要点,填补专业知识与实操应用的衔接空白。


健康服务加码,延伸惠民服务链条
区别于传统理论性培训,本次活动以“实操赋能”为核心目标,特别设置 “场景化实操训练”环节。授课教师针对失智失能人群进食辅助、翻身护理、情绪安抚等高频照护场景,现场演示标准化操作流程,并邀请参训人员分组模拟实操,教师逐人指导纠正动作细节。同时,活动还配套发放《失智失能照护实操手册》,手册收录 20 余个典型照护场景的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方便参训人员课后随时查阅巩固。不少参训人员表示“通过亲手实操和教师针对性指导,之前困惑的照护难题一下子就理清了,回到工作岗位就能直接用得上”,真正实现“培训即实用、学习即提升”的效果。

活动现场同步增设健康服务专区,由专业医护人员为社区居民,特别是失智失能老人及其家属提供基础健康检测服务。在检测过程中,医护人员结合老人健康数据,一对一讲解饮食调理、用药规范、日常护理等健康管理知识,精准解答家属在照护过程中遇到的疑问,既为居民提供了便捷的健康筛查渠道,也进一步强化了特殊老年群体的健康管理意识,让培训活动的专业价值延伸至民生服务一线。


多区联动推进,保障活动实效落地
本次活动覆盖3个辖区14处社区,各培训场地均配备高清多媒体、实操演示设备等硬件设施,为教学环节的顺畅开展提供有力保障。健康服务专区与培训场地就近设置,形成“一站式” 服务布局,方便居民在参与培训观摩、咨询照护问题的同时,高效享受健康检测服务。这种精准化、便捷化的活动安排,不仅提升了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参与积极性,更让社区居民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关怀,切实保障了培训与服务的双重实效。

此次 “失智失能照护培训+健康服务” 活动,是护理学院在养老服务领域探索“专业培训+惠民服务”融合发展的创新举措,这种双向赋能的模式,既推动了养老服务行业的专业化发展,又切实增进了社区民生福祉,为滁州市养老服务事业与社区健康服务的协同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图/文:王京,初审:张瑞修,复审:李勋华,终审:金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