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安全的重要指示精神,增强高校师生的网络安全意识与防范技能,2025年9月17日下午3点,学校在现代信息与人工智能学院一楼报告厅举办2025年网络安全宣传周讲座。本次讲座以“网络安全意识素养与安全防范技能提升”为主题,特邀国内网络安全领域知名企业天融信公司高级工程师担任主讲,面向全校各班级学生代表开展了一场内容丰富、案例详实的网络安全知识科普。学校网络信息中心部分人员及150余名学生代表参加活动。

一、聚焦热点问题,普及网络安全防护知识
在数字化时代,网络安全不仅关乎个人隐私与财产安全,更与校园稳定、社会和谐息息相关。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必须掌握基本的网络安全防护技能,共同维护清朗网络空间。天融信公司工程师围绕“网络安全基础、个人计算机安全、公共Wi-Fi安全使用、移动设备安全、电子商务安全、社交媒体安全、法律与规范”七大核心主题,结合近年来高校及社会典型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网络安全风险点及防范措施。
二、干货满满:七大主题揭秘常见网络陷阱
网络安全基础:网络安全专家从“什么是网络安全”切入,阐释了网络攻击的常见形式(如钓鱼邮件、恶意软件、数据泄露),并强调“安全意识是第一道防线”。
个人计算机安全:针对学生常用的电脑设备,他提醒需定期更新操作系统和软件补丁,安装正版杀毒软件,避免随意下载不明来源的程序,并演示了如何设置高强度密码(如“大小写字母+数字+特殊符号”组合)。
公共Wi-Fi安全使用:针对校园内常见的“免费Wi-Fi”陷阱,网络安全专家警示:“公共网络环境不可信!避免在公共Wi-Fi下进行网银转账、登录社交账号等敏感操作,建议使用VPN或手机热点。”
移动设备安全:结合智能手机普及现状,他强调要关闭不必要的蓝牙和定位功能,从官方应用商店下载软件,警惕“扫码领礼品”“破解版APP”等诱导行为,并演示了如何识别恶意链接。
电子商务安全:针对“网购退款诈骗”“虚假购物网站”等高发问题,网络安全专家提醒:“不轻信陌生客服电话,核实网址真实性,优先选择正规平台交易。”
社交媒体安全:网络安全专家通过案例分析指出,随意发布定位、身份证照片、家庭住址等信息可能导致“社会工程学攻击”,建议学生设置“分组可见”、定期清理动态,并警惕“好友借钱”类骗局。
法律与规范:最后,网络安全专家结合《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强调“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提醒学生不得传播谣言、侵犯他人隐私或参与网络攻击,违法者将承担法律责任。
三、以宣促防:筑牢校园网络安全“防火墙”
本次讲座是学校2025年网络安全宣传周的重要活动之一,未来将持续通过“讲座+演练+宣传栏”等多种形式,推动网络安全教育进课堂、进宿舍、进头脑,切实提升师生的网络安全素养。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期间,学校还将开展网络安全应急演练、主题班会、线上知识竞赛等活动,构建“人人懂安全、人人护安全的校园网络生态。
(文/图:孙长洲,初审:张祝威,复审:孙长洲,终审:姚丽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