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安全的重要指示精神,检验和提升校园网络安全事件应急处置能力,2025年9月17日下午,学校组织开展了一场高度仿真、实战化程度高的网络安全应急演练。本次演练以“官网遭黑客渗透攻击及网页篡改”为模拟场景,通过全流程推演,全面验证了学校网络安全防护体系的可靠性与应急响应团队的实战水平。

一、演练背景:聚焦真实威胁,还原黑客攻击链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校园网站已成为教学管理、信息公开的重要平台,但同时也成为网络攻击的重点目标。本次演练模拟了黑客对学院官网的典型攻击路径:
渗透突破:黑客通过技术手段探测到学院官网服务器开放了Tomcat中间件管理页面,并发现该页面存在未授权访问漏洞,且默认管理账号密码(如tomcat:s3cret)未修改;
提权控制:攻击者利用默认凭证成功登录Tomcat后台,通过开启文件上传功能,上传恶意Webshell木马程序,进而获取网站服务器控制权限;
破坏实施:攻击者篡改网站首页图片(如将校徽替换为非法标识),造成网页内容被恶意修改,形成不良社会影响。
二、应急响应:多部门联动,30分钟遏制风险
发现模拟攻击后,学校网络安全应急指挥部立即启动《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成立由网络信息中心、宣传统战部、办公室、保卫处及第三方安全厂商组成的应急小组,按照演练计划,本次演练流程将分为攻击阶段、监控阶段、汇报定级阶段、应急处置阶段、加固阶段、应急解除阶段等环节展开行动。整个过程响应迅速、处置规范,从攻击发生到全面恢复仅用时30分钟,有效控制了事态扩散。
三、以练促改:查漏洞补短板,夯实安全根基
演练结束后,学校召开总结复盘会。第三方安全专家指出:本次应急演练的这起安全事件的起因是网站运维人员安全意识薄弱,未及时细化网络访问权限,并使用软件默认口令作为管理口令;为防范此类事件发生,应从两方面下手:一是预防,提升网络安全意识,加强网络安全防护水平,保证所有资产所使用的密码,均符合密码复杂度要求,网站存在的网络安全漏洞也应及时进行修补;二是恢复,根据自身情况,建立完善的备份机制,被篡改时,及时恢复,尽量减少网络安全事件带来的影响和损失。
本次演练组织规范、处置高效,演练场景设计是基于近年来高校真实安全事件,覆盖了从漏洞利用到数据破坏的全链条攻击行为,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警示意义。网络安全是校园稳定的生命线本次,要以此次演练为契机,持续对标《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要求,通过“日常监测+定期演练+全员参与”的立体化防控模式,将应急演练纳入年度常态化工作,持续提升‘人防+技防’综合能力,筑牢校园网络安全防线,为师生营造清朗、可靠的网络空间。
(文/图:孙长洲,初审:张祝威,复审:孙长洲,终审:姚丽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