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晚,医学院安排了一次特殊的思政委员座谈会,思政委员们围绕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雨花台烈士陵园,以及“缅怀革命先烈,感悟伟大建党精神”讲座的内容,开展了一场红色教育宣讲活动,在各班级中悄然铺开。
夜幕低垂,各教室灯光渐亮。思政委员站在多媒体设备前,轻点鼠标,一张触目惊心的图片缓缓呈现,瞬间将气氛变得庄重。“同学们,今夜,让我们一同走进历史,探寻激励中华儿女前行的精神力量。”沉稳有力的声音在教室回荡,同学们纷纷挺直腰板,目光齐聚讲台。
画面切换,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那庄严肃穆的建筑外观映入眼帘。“1937年12月13日,南京城沦为人间炼狱,30多万同胞惨遭杀戮,无数家庭支离破碎,南京城沦为血海。”思政委员声音低沉,配合着屏幕上一张张黑白照片与历史资料,同学们的表情逐渐凝重,仿佛置身于那个血雨腥风的年代,真切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与历史的沉重。
随着讲解推进,画面转至雨花台烈士陵园。青山环绕,松柏苍翠,这座承载着无数英魂的地方,在多媒体的展示下更显肃穆。“自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这里便是无数仁人志士为理想和信仰英勇就义之地。”思政委员继续讲述着先烈们的英勇事迹,同学们仿佛看到先烈们在刑场上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身影,心中涌起无限崇敬。
紧接着,思政委员话锋一转:“先烈们的精神,正是伟大建党精神的生动体现。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这32个字,浓缩了中国共产党人百年奋斗历程的精神。”从嘉兴南湖的小小红船,到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伟大建党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体现如画卷般展开。同学们听得入神,对建党精神的理解愈发深刻。
在传承使命环节,思政委员语调激昂:“我们身处和平年代,却不能忘记历史赋予的使命。参观纪念馆、烈士陵园,学习伟大建党精神,不是走过场,而是要将这些精神融入血液,化作前行动力。”同学们眼神坚定,这场宣讲让他们意识到肩负着传承红色基因、实现民族复兴的重任。
宣讲结束时,教室里响起热烈掌声。同学们热烈讨论着自己的感受。这次晚自习的宣讲,让原本平凡的夜晚变得格外难忘,它如明灯照亮同学们前行道路,激励着他们在未来铭记历史、传承精神,在新时代征程中,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图/文:雷曼,初审:雷曼,复审:曹慧敏,终审:俞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