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制度管理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生制度管理 >> 正文

滁州城市职业学院日常思想教育制度

发布日期:2023-10-08    作者:     来源:     点击:

辅导员、班主任是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组织者和实施者。辅导员、班主任应根据学院制定的有关制度,在学生处统一部署和系部指导下,积极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一、新生入学教育

重点是校史、校情和校风、学风教育。新生入学教育要向学生介绍学院的历史、现状和未来,介绍专业概况和教学设施设备等情况,组织学生学习《学生手册》。辅导员、班主任要帮助学生熟悉和适应新的环境,树立专业思想,明确学习目的和努力方向。

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学生入学初期必须接受的教育。教育要结合学生本人的兴趣爱好和所学专业,通过多种形式引导新生树立“以德为先、以学为主、以识为要、以才为本”的成才观念,尤其要结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和就业形势,对新生进行就业创业政策、就业形势和就业前景教育,帮助学生尽早树立就业和创业意识,初步制定两到三个职业方向。指导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和设计,结合已定的职业方向,明确在校期间的奋斗目标,重点是指导学生制定各阶段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以及完成各阶段目标和计划的具体措施,并学会经常检查自己的进度,从而逐步实现目标。

三、爱国主义教育

(一)各科教学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结合专业特点,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并贯彻始终,对学生实施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邀请有关专家、学者为学生做专题报告或讲座。

(三)通过开展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的系列讲座、演讲、知识竞答、读书活动以及各种文娱体育活动,陶冶学生情操、影响学生思想、激励学生积极向上并发奋努力。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一)辅导员、班主任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列入工作计划,利用主题班会、板报、橱窗、宣传栏等阵地,系统地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的宣传教育,帮助学生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的世界观。

(二)利用各种宣传媒介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特征的时代精神、唱响主旋律为己任,通过各种生动活泼、新鲜多样的形式吸引学生、鼓舞学生、塑造学生、引导学生。

(三)通过各种纪念活动、社会公益活动和组织观看优秀影视节目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四)通过组织校内外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先辈的光荣传统,将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将远大抱负落实到当前勤奋学习、发奋工作中去,成为服务社会、贡献社会的重要力量,进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五、基础文明教育

通过开展“倡文明言行,树文明新风,创文明环境,做文明青年”、“青年志愿者行动”、“爱心献社会”、“诚信·文明”主题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等活动,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养成讲文明、懂礼貌、诚实守信、谦虚谨慎、乐于助人、尊敬师长的良好行为习惯。

六、法律法规教育

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基本方略。大学生是社会成员的一部分,他们自身法治意识的程度体现着整个社会的法治意识水平;大学生是社会成员中接受高等教育的群体,他们具有良好的文化底蕴和知识素养,在社会生活中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他们的法治意识程度以其特有的作用影响着社会的法治意识水平;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他们在未来的国家生活中将发挥主导作用,其自身的法治意识水平对未来中国法治建设的程度有决定作用。因而,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的法治教育在提高大学生法治意识中的作用。大学生法治教育内容应该突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法律规范的认知。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国家法律规范来治理国家,所以必须让大学生充分认识法律规范的意义和内容。

第二法治思维方式的培养。法治意识的树立在现实中表现为处理问题的法治思维方式上,所以要着力培养大学生的法治思维方式。

第三坚定法治信仰。要使法治落到实处,除了法律规范的理性认知和法治思维方式的培养外,还必须要有坚定的法治信仰。

七、社会责任感教育

社会责任感的教育与培养不仅关系到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社会责任感是检验大学生是否成熟和实现社会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引导和培养大学生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紧要任务。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丰富和深化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基石,在我国整个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性作用。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大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大学生融入集体、融入社会,充分认识自身肩负的历史使命,自觉承担振兴中华的伟大责任。

(二)加强公民意识教育。

公民意识是社会意识的重要表现形式。在高校中开展公民意识教育,可以让大学生了解国家国体、政体的基本内容、准则和公民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培养有自立能力、有信心、有参与意识、具备法律素养的自主公民。

(三)构建社会、家庭、学校相衔接、相协调的合力教育体系,提升教育实效。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学校、家庭、社会应通力合作、共同努力,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统筹规划,促使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有机结合,形成教育合力,提升教育实效。

(四)强化社会实践,注重知行统一。

社会实践是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接触社会、了解国情,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相结合道路的最佳形式;是大学生投身改革开放,向群众学习,长见识、增才干的重要渠道;通过社会实践,确立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和“以天下为己任”的广阔胸怀,彰显对家国天下强烈的担当意识和鲜明的正义原则,增强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八、校纪校规教育

通过对学生经常性的校纪校规教育,使学生全面了解学校日常管理、考核奖惩、学生资助、就业创业等方面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有关规定,让学生自觉遵守校纪校规,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引导学生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九、专业思想教育

各系应结合自身的专业特点,通过开展与本专业有关的系列教育活动,如邀请专家来校做报告,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等形式,了解专业设置和培养方案、培养模式、就业领域、职业前景等,促使学生热爱所学专业,明确学习目标,掌握学习方法,激发学习动力,增强学生的专业归属感。

十、个性心理健康教育

根据“健康心理、健全人格”的要求,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电影赏析等活动,加强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方面的咨询与指导,培养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引导学生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班主任、辅导员要经常深入到学生中,全面了解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努力探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路子,进行有效地心理疏导和心理危机排查。

十一、毕业生教育

通过毕业典礼及有关活动,对毕业生进行端正就业动机、立志献身社会及文明离校教育,进一步提高毕业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更好地适应新时期新形势下对人才需求。

 

 

上一条:滁州城市职业学院先进班集体、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评选办法(修订) 下一条:滁州城市职业学院品学兼优毕业生评选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