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2025届大一新生更快适应大学生活,明确专业发展方向,9月9日晚,现代信息与人工智能学院召开专业认知专题讲座,大数据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全体新生参与本次宣讲会。本次讲座邀请了我院专业负责人李莹、张逍,以及校企合作单位武汉伟创聚赢科技有限公司企业优秀讲师代表担任主讲嘉宾,共同开启了一场关于数字时代前沿技术的认知之旅。

聚焦专业内核,解读校企合作优势
讲座伊始,专业负责人分别向新生们介绍了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的行业背景与发展现状。“当前数字经济高速发展,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已成为推动各行业转型升级的核心驱动力,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缺口持续扩大。” 结合生动案例,从智慧城市的交通调度、电商平台的精准推荐到医疗领域的疾病诊断,全方位展现了两大专业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让新生们直观感受到专业的实用性与发展潜力。
随后,企业行业导师重点解读了校企合作的独特优势。作为行业一线教学人员,将深度参与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不仅会提供技术设备与实训场景,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接触到企业真实项目案例。“我们与学校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就是要打破‘课堂学习’与‘职场需求’的壁垒,让学生毕业即具备上岗能力。”主讲人的介绍让新生们对校企合作模式充满期待,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专业学习与未来职业发展的紧密联系。
详解培养路径,构建“理论+实践”双驱动体系
在大家最为关注的培养方式与课程体系环节,我院两大专业采用“校企协同、工学交替”的培养模式,将3年学习划分为“基础学习期”“项目实训期”“企业实习期”三个阶段:在基础学习期,学生将系统掌握数学基础、编程语言、数据库技术等核心理论知识,为后续学习筑牢根基;进入项目实训期后,学校将联合企业开展 “真实项目教学”,学生以小组形式参与企业实际项目开发,如大数据分析平台搭建、人工智能图像识别系统设计等,在实践中提升技术应用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最后一年,学生将进入合作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提前熟悉职场环境与工作流程,为毕业后顺利就业做好过渡。

展望就业前景,明晰职业发展方向
两个专业的主讲人们也对两大专业的就业前景进行了分析:目前,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人才已被列入国家重点紧缺人才目录,金融、互联网、医疗、教育、制造等多个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旺盛。毕业生可从事大数据分析师、大数据开发工程师、人工智能算法工程师、人工智能应用开发工程师、云计算运维工程师等岗位,就业选择广泛。学校还将为毕业生提供专业就业指导服务,通过企业专场招聘会、简历优化培训、面试技巧指导等方式,助力学生顺利找到理想工作。
本次专业认知讲座的成功举办,不仅让大一新生对大数据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也为他们明确了学习目标与职业发展方向。新生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讲座为契机,认真学习专业知识,积极参与实践项目,努力提升自身能力,为未来在数字经济领域实现职业理想奠定坚实基础。(图/文:张茂环,初审:蔡淼,复审:张少敏,终审:卢齐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