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校党委委员、副校长孙静一行莅临教育学院,就数智教育研创中心相关工作展开调研,教务处处长戴锦明,实验实训中心主任朱文,网络信息中心主任姚丽敏,教育学院院长徐立娟,副院长刘明辉、袁远,教育学院实验实训中心主任何然,数智教育研创中心主任张凯及团队成员参加调研。
首先,张凯介绍并现场演示了教育学院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的数智化相关课程资源。

会上,徐立娟从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目标、建设基本情况,聚焦教学、实训、培训、科研课题、竞赛、推广六个方面详细汇报了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的建设成效。该基地是安徽省示范虚拟仿真实训基地,2023年纳入安徽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11项重点任务,对标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指南构建“一平台、四中心”架构。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的成果涵盖:累计服务9878人次,编写数字化教材、建在线精品课,承接地方横向课题培训,承办三届托育技能大赛,获5项软著及赋能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二等奖等多项国家级竞赛奖项,接待13次国内外观摩,案例入选中华职业教育社典型案例库。

张凯从中心介绍、核心工作成果、面临的主要问题、下一步工作计划四个方面汇报相关工作。中心成立以来,已组建多专业数字研创团队,完成新进教师数字素养、地方协会AI等培训,助力师生获省级、国家级竞赛佳绩,上传14门虚拟仿真资源并实现全国共享。同时提出沟通协调、带宽保障、成果转换机制等问题,及后续品牌宣传、AI与教育融合等计划。
教务处、实验实训中心、网络信息中心与数智教育研创中心围绕产教融合、资源共享、金课建设等方面展开讨论交流。
孙静作总结讲话。她肯定数智教育研创中心的成果,要求认真研究师生数智素养的维度及我校师生数智素养提升的痛点及路径解决。针对下一步工作,孙静提出四点要求:一是加快成果转化,推动技术落地教学一线并拓展合作,辐射社会教育领域;二是强化跨部门协作,打破单打独斗模式,避免资源分散与重复建设;三是扩大社会服务覆盖面,将成果延伸至基础、职业、社区教育,打造区域服务支点;四是提炼特色品牌,聚焦学校优势,总结可推广经验,力争成为全国数智教育示范样板。

此次会议不仅系统梳理了数智教育研创工作的成效与待解问题,更清晰锚定了下一步发展路径。数智教育研创中心将以此次会议为重要契机,持续深化数智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为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能。(文:唐雨情,图:王志祥,初审:刘亮,复审:张秀梅,终审:秦海娇)